當我拿到由《北京青年報》常務副總編田科武翻譯的《幸福為什麼買不到·破解物質時代的幸福密碼》這本書時,第一感覺,這是一本勵志書,或者是心靈雞湯類的圖書。該書譯自詹姆斯·A·羅伯茨——一位消費行為專家、營銷學教授,這就更強化了我的最初印象。
  我不太喜歡勵志書或者心靈雞湯類的圖書。這不是我喜歡的菜。
  第一印象並不一定靠譜,就像一見鐘情——在人群中“多看了一眼”並不靠譜。
  這本書蠻有意思。雖然後半部有心靈修補的味道,但批判精神卻貫穿始終。其批判精神,主要針對消費文化的泛濫。它是從美國夢的演變歷史和社會分析開始的,講述並批判了物質主義如何攻陷了經典的美國夢,把其淪為物質主義的美國夢,最終使社會成員困頓於物質的包圍中,再也找不到幸福感。它提出了自我拯救的方法,自然,這種自我拯救的方法也是很美國的,而非中國式的。
  “幸福為什麼買不到”,究其根本,是因生產力發展、物質財富過剩而出現的。就像糖尿病,在為生活掙扎的窮困年代是不會出現的。
  作者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概念:“美國白日夢”。它很啟發我:真實的美國夢,不是物質主義的白日夢,而是一種“社會秩序的指導原則——這種社會秩序為所有公民提供機會。所有人,不管其性別、種族、民族,甚至經濟地位處於最底層的人,都有機會實現最大的潛能”。
  歷史上的美國夢,是要通過努力奮鬥、節儉和自我犧牲才能實現的,但如今技術發展,生產力提高,物質充分,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的夢想,已經被物質成功所取代:“我們希望擁有表明財富的標誌性物品……但我們不願意為之付出持續的自我犧牲,人人都夢想快速致富。”
  人類的本性變了,文化價值觀變了,美國人逐漸拋棄了努力工作和犧牲的倫理,轉而重視奢華、安全、舒適,並以之作為“好的生活”的重要標準。深陷物質主義的人們,認為擁有越多就越幸福,於是努力工作,拼命掙錢,想藉此獲得更多的幸福。但該書告訴我們,這一切都是徒勞的,是南轅北轍。
  作者在書中用案例和數據展示了“奢侈品並非幸福的必備之物”。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家伊斯特林發現了“伊斯特林悖論”:經濟增長並不一定導致民眾幸福感增加。不僅如此,臨床心理學家詹姆斯認為,“物質主義是當今許多心理疾病的罪魁禍首”。許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,物質主義者更容易受到抑鬱、焦慮和物質濫用障礙的困擾。物質主義同樣是人們財務壓力的罪魁禍首。
  同樣,對外在物質的追求,還犧牲了人們對生活目標的追求,犧牲了我們的生活品質。“在對物質財富的不懈追求中,我們遠離了心理幸福的基石:自我接納、親密關係和社區參與。”貫穿全書的,是被物質主義左右的人缺乏幸福感的陳述。
  所幸的是,該書在最後提出面對物質主義的自我救贖方法——回到個體的自我調適上。書中所描述的,是美國社會的現代病,如今我們的社會,又何嘗不是這樣!
  該書有一段文字提到了中國社會:“當代中國是收入和幸福沒有關聯的又一例證。他們的數據顯示,認為自己‘非常幸福’的中國人比例,從1990年的28%,直線下降到了2000年的12%!”
  中國社會的問題是,許多人被迫轉向了物質主義和及時享樂。物質主義消費文化在中國的流行,除了經濟發展社會漸次開放的因素之外,還有社會文化的刻意引導。應該聽聽該書作者所說的——幸福的密碼不在於拼命掙錢與消費,而在於內心,在於參與,在於關切,在於愛。
  該書還提到了一個概念“黑莓孤兒”,指父母沉溺於使用黑莓手機而遺忘了對孩子的關愛。由此我引申了一個概念“微孤兒”,指父母沉溺於微媒體社交而把孩子扔一邊。我們應該更多地檢討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。
  薩特說:“什麼東西都解決了,唯有生活。”
  被物質主義左右的生活,是不會有幸福感的;被外在的物質所左右,也不會有幸福感。但生活還得繼續。不被左右,服從內心,才能得到幸福。  (原標題:什麼是物質時代的幸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z99xzows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